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引向深入,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有效实施,切实加强高校网络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网络教育工作骨干,推动网络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的通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向及数量
 网络名师工作室应明确一个重点建设方向,围绕理论宣传教育、网络热点阐释、网络作品创作、网络人才培养、网络阵地建设等方向,评选建设2个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周期为2年。每个党总支可推荐1个,每个工作室限报一个方向。
 二、申报条件
 网络名师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由6-8名成员组成。主持人应为我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党务工作干部和专业课教师等。申报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学识渊博、人格魅力强,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主动承担工作任务。
 2.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将道理讲清讲透;能够围绕网络教育工作开展研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3.长期活跃在互联网上,针对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师生关切,撰写网络文章,具有较大影响力。建设或负责的网络平台有长期稳定的流量,有较大数量的关注群体。
 4.创作的网络文化作品引发高校师生较大量的关注、转发、评论,有效发挥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建设讲座、网络文明素养教育等相关活动,育人成效明显。
 5.鼓励曾获评省级及以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作品(榜
 样)”“网络教育名师”“辅导员年度人物”“思政课教学技能大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获得者,且在理论研究、工作实践中产生显著效果的高校网络教育团队申报。
 三、管理办法
 网络名师工作室具体管理办法参加《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附件1),在校内可列为思政精品项目培育管理。
 四、有关要求
 1.各党总支要高度重视,把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网络育人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有效带动提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2.按照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推荐对象思想水平、职业道德和网络育人能力的审查,做好选拔和推荐工作。
 3.各党总支于4月26日前电话申报,同时准备申报表、相关佐证材料等于5月2日报党委宣传部(办公楼408室),并把电子版材料发送到邮箱 hnyyxcb@163.com,名称统一为“某某部门网络名师工作室申报材料”。
 联系人:王湘妍,622200
 附件:1.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
 2.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申报书
 党委宣传部
 2022年04月25日
 附件1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引向深入,切实加强全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网络教育工作骨干,推动我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质量,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一支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有志于在网络教育领域持续投入、做出贡献的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骨干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广大学生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职责要求
 (一)工作团队组建。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原则上不允许跨校组建。以主持人的学术能力和工作影响力为核心,以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的网络教育名师为培养目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共同的研究方向为纽带,志愿组成工作务实、梯队合理、团结协作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理论宣传教育。面向河南省高校师生群体,以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三)网络作品创作。充分运用网络语言和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积极创作一批优秀网文、微电影、微课堂、微动漫等导向鲜明、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络宣传和阐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与弘扬。
 (四)网络人才培养。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工作实践等形式,培养一支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网络教育工作骨干队伍。定期开展网络思政活动,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法治意识。指导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文化建设相关活动。
 (五)网络阵地建设。积极参与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有关工作,参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的共建工作;指导或参与学校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教育网站、“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开通工作室或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或网站专栏,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网络教育平台。
 (六)网络热点阐释。围绕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撰写高质量网络文章,深度阐释政策及理论,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声音,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七)网络机制研究。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网络文化作品创作激励机制、网络人才培养机制、网络舆情引导和研判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发挥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工作智库的作用,定期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先进经验。
 三、管理要求
 (一)工作室命名。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以申报成功的教师(第一申报者)个人名字和工作室申报名称共同命名,即“(工作室名称)——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主持人姓名)工作室”。冠名所有权归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所有。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取得的科研、工作成果和所获荣誉归主持人、工作室成员和所在高校共有。
 (二)工作室日常管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负责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宏观工作指导、命名、考核、表彰及退出,协调推进有关工作。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负责名师工作室的日常工作。要支持名师工作室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培训教学骨干,指导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要落实专门场地和办公设备,配备工作人员,协调工作关系,为名师工作室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三)工作室制度。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要建立和完善学习交流、培训、科研、实践及评价等制度,制定工作室年度工点问题,及时撰写高质量网络文章,深度阐释政策及理论,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声音,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七)网络机制研究。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网络文
 化作品创作激励机制、网络人才培养机制、网络舆情引导和研判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发挥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工作智库的作用,定期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先进经验。
 三、管理要求
 (一)工作室命名。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以申报成功的教师(第一申报者)个人名字和工作室申报名称共同命名,即“(工作室名称)——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主持人姓名)工作室”。冠名所有权归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所有。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取得的科研、工作成果和所获荣誉归主持人、工作室成员和所在高校共有。
 (二)工作室日常管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负责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宏观工作指导、命名、考核、表彰及退出,协调推进有关工作。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负责名师工作室的日常工作。要支持名师工作室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培训教学骨干,指导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要落实专门场地和办公设备,配备工作人员,协调工作关系,为名师工作室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三)工作室制度。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要建立和完善学习交流、培训、科研、实践及评价等制度,制定工作室年度工收合格的,根据自愿原则参加下一周期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评选;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建设资格,主持人下一周期不得再进行申报。
 (四)考核期限和退出机制。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考核以2年为一个周期。建设期内,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工作方向不可随意变更。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如调离岗位,该名师工作室则自动撤销。在工作中出现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规定、违反师德规范以及有学术行为不端的等情况,取消命名,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2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申报表
 工作室负责人:
 研 究 方 向:
 所在部门(盖章):
 填表日期 2022年4 月29日
 填表说明
 一、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申请人签章不得用打印字或印刷体代替。
 二、本表报送一式三份,双面打印。请用A3纸印制,于中缝装订。同时随表附上以下佐证材料:
 1.近5年公开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提供期刊复印件);
 2.获奖证书、课题立项书复印件;
 3.领导批示、转报、新闻媒体报道或入选重大会议交流材料等有关社会影响方面的佐证材料。
 三、本表须经工作室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一、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 
     性 别  | 
     
  | 
     民 族  | 
     
  | 
     照 片  | 
     
  | 
    
    
     政治面貌  | 
     
  | 
     出生日期  | 
     
  | 
     最后学位  | 
     
  | 
     
  | 
    
    
     职 称  | 
     
  | 
     职 务  |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 
     
  | 
     
  | 
    
    
     教育背景 (本科起)  | 
     起止时间  | 
     学校/专业  | 
     学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简历  | 
     起止时间  | 
     单位  | 
     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奖励情况 (近五年省级以上)  | 
     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授予单位  | 
     署名排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团队成员及其简况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历/学位  | 
     职务/职称  | 
     研究专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前期工作基础(近五年)
 2-1理论宣传教育(可附页)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面向高校师生开展的理论宣讲、学习研讨情况)      | 
    
   
  
  
 2-2网络热点阐释(可附页)
 
  
   
    
     (围绕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宣传阐释的情况,并列举2-3个工作案例)  | 
    
   
  
  
 2-3网络人才培养(可附页)
 
  
   
    
     (围绕网络队伍建设和网络人才培养开展的研究、课程、讲座、培训情况,带领和指导师生参与网络文化活动情况)  | 
    
   
  
  
 2-4网络阵地建设(可附页)
 
  
   
    
     (负责或参与的各类网络教育平台在制度体系建设、内容形式拓展、方法路径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及工作实效)  | 
    
   
  
  
 2-5网络作品创作(可附页)
 
  
   
    
     (网络作品的数量、形式、获奖等情况,以及反映传播度及影响力的数据指标情况)                | 
    
    
     代表性作品(5篇)  | 
    
    
     序号  | 
     作品名称  | 
     作品形式  | 
     完成 时间  | 
     发表 平台  | 
     阅读量/ 评论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网络机制研究(可附页)
 
  
   
    
     主持/参与课题情况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编号  | 
     起止时间  | 
     署名排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 
    
    
     序号  | 
     题目  | 
     刊物名称 (出版社名称)  | 
     刊物级别  | 
     发表时间  | 
     署名排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果应用情况  | 
    
    
     (研究成果被政府、学校、企业等相关机构采用,或作为典型案例推广情况)                        | 
    
   
  
  
 三、推荐审核意见
 
  
   
    
     所在基层单位推荐意见  |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所在党总支推荐意见  | 
    
    
     (同时说明是否同意落实保障措施)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学校党委审核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